村民:安置点的生活很温暖
芜湖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记者 王洋)“这里吃的喝的都是现成的。镇上对我们转移到安置点的群众十分关心,一切都安排得无微不至,真正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无为县襄安镇遭受洪水袭击后,被迫转移的村民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从无为县防指了解到,迅猛的雨情、汛情造成该县受灾严重。农田、村庄、街道迅速上水。截至4日上午,该县境内省、县、乡道水淹、损毁路段125公里,塌方4.2公里,漫溢小圩口达到74个,因灾转移人口32000余人。该县已在16个乡镇设置集中安置点34个,安置群众人数3179人。
位于该县襄安镇沈马村村委会的安置点是其中之一。据了解,受强降雨影响,该村周边小圩口相继漫水,汪桥村圩等小圩口漫破,5000余位村民住房进水。情况发生后,该镇转移安置组迅速发动,负责群众转移避险安置各项工作,其中100余位周边村民被及时转移到沈马村村委会安置点。
“7月3日下午,我家里进了水,镇上干部第一时间把我们一家四口接到了安置点。这两天,我们一家就在安置点生活。”沈马村村民何中春告诉记者,每日三餐,镇上都按时提供,早餐吃面条、馒头,中餐、晚餐吃盒饭。晚上睡觉前,大家把办公桌堆放到一起,铺上凉席。安置点的生活很温暖,只是吃喝住很多事情都不用自己动手,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记者采访时,正值午餐时间,恰巧遇到该县一家爱心餐饮企业前来送餐。记者打开盒饭看到,餐盒内有腊肠、冬瓜、包菜、咸菜等菜品。接到盒饭的村民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的食材原料都是新买的,大米饭也是最好的,县里受了这么大的灾,我们餐饮单位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说完,该餐饮单位负责人又驾驶着送餐的面包车在乡镇有关领导的带领下,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安置点。
襄安镇党委委员姜华是沈马村转移安置组的组长,他告诉记者,圩口漫水后,带领转移安置组迅速行动,挨家挨户劝说、帮助有危险的群众转移。截至昨日中午,已经连续工作72个小时,没有休息。记者发现,由于长时间的水中作业及长途跋涉,他的双脚磨出了四个大水泡,走路有些颠簸。
襄安镇是无为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记者了解到,该镇已经收到县民政局、爱心企业、基金会捐赠的矿泉水、盒饭、方便面、榨菜、被褥等大量物资。目前,该镇转移安置工作平稳开展,群众生活有序,情绪稳定,做到了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病能医、疫情疫病防控全覆盖。
徐涧--- 相关文章
- 村民:安置点的生活很温暖 (2016-7-26 23:0:28)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