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水涨堤高 众志成城
芜湖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7月4日上午11点,在三山区峨桥镇门楼圩堤坝上,新淮村民兵营长佘培强正在带领几个村民巡堤。看着堤坝上新筑的子埂,佘培强稍稍缓了口气,因为就在前一日,圩水已快要漫过堤坝,情势危急之际,按照三山区防汛指挥部的紧急部署,从当日早晨7时开始,500多人快速集结到堤坝,四台挖掘机开足马力,奋战到晚上11点,一条长约2.7公里高近1米的子埂,让门楼圩的防线一夜之间再长高。
门楼圩是三山区防汛工作的一个缩影。连日来,受持续性降雨影响,漳河和峨溪河汛情告急。7月3日7时,三山区防指果断下令,宣布进入防汛紧急状态。接到指令后,5支防汛抢险大队、5支防汛特勤中队、6支企业防汛抢险分队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计6000余名抢险队员,在1个小时内紧急到达指定地点,对保大圩等全域实施子埂抢筑。市公安局、市城管局也专门派出抢险应急分队支援三山区。截至当天夜里11时,筑堤装土9万余袋,加高堤防0.5米至1.5米,加固堤防15.3公里,做到“水涨堤高”。
在峨桥镇政府,三山区区委副书记王贵成告诉记者,自进入汛期以来,三山区干部群众便做好了立足防大汛、打恶仗的准备,未雨绸缪,制定了各项预案和紧急应对措施。王贵成介绍说,“汛情就是命令。7月3日区里凌晨4点开会决定全区进入防汛紧急状态,并作出了实施子埂抢筑的战略部署,一个小时内,6000人、抢险物资和机械设备就全部集结到位。这体现了全区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誓要打赢防汛这场恶仗的能力和决心。”
采访期间,记者感受最深的是三山区防汛抢险工作的“全员参与”。在门楼圩,正在现场巡堤的新淮村民董师傅告诉记者,当得知汛情告急后,村里在市区或附近地区打工的青壮年二话没说赶回家,投入防汛抢险中去。在峨溪河先进闸,记者注意到,一队身着格力工作服、手拿铁锹的抢险志愿者正奔赴峨溪河西边滩堤坝现场,继续抢筑子埂,抬高防线。三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三山区内的大企业已派出近千人的抢险队伍,投入到防汛工作第一线,它们当中包括:新兴铸管、格力电器、中联重工等多家知名企业。
就在记者离开三山区时,一条汛情传来:当日,峨溪河峨桥闸监测点水位13.09米,超历史极值,河水向河堤两岸漫坡。由于上游仍持续来水,经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企业职工近3000人全力抢险无法控制,导致峨溪河湖庄圩漫沉。目前,湖庄圩内群众已安全转移。
三山区干群明白:雨水不停,水位不退,这场防汛抢险大战就不会停止。
记者 林见
徐涧---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