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翻译公司 芜湖翻译公司 芜湖翻译公司
123

清水有清音

芜湖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第一次知道清水,是在外出读书的那一年。素不相识的十二位女生分在同一寝室,夜晚熄灯后,彼此介绍各自的家乡,女同学静说起离家不远便是清水。她睡意来袭的嗓音幽幽的,软绵绵的,像暗夜里的一根柔软水草。我听着这两个字,仿佛有一条悠长清冽的河在眼前迤逦飘荡。我在心里念:清水,清水。这样清澈至简的名字,真是脱俗有韵。

后来,便知道了清水是一条河,也是一个小镇,当然现在,它又成了街道的名。文友风痕是清水人,我无数次感叹她是世间难得的好女子,也无数次将她与这个熟悉的地名重合,心下便释然,也难怪,这样灵性温厚的人儿,是清水孕育的儿女。

于是,风痕一邀约,我便欣然应了,喜欢了这么久的清水,没理由不来亲近。

三月的艳阳天,远远近近都是灼红嫩绿,空气里流漾着草木的生新气息。春天仿佛挣破了万千枝头,也在赶赴清水的约会,倒真应了“万春圩”这三个字的景,万春不凋,和风骀荡。看车窗外飞掠而过的姹紫嫣红,想想清水和万春,这片土地让人欢喜。

我们是为寻访沈括遗踪而来。北宋嘉佑六年(1061),宁国县令沈披招八县一万四千民夫聚集此地,重修已荒废八十年之久的江南圩田,短短八十天后修复完工,宋仁宗赐名“万春圩”。彼时客居胞兄沈披处的沈括,参与筹划并撰写了《万春圩图记》。这是沈括在清水的史料记载,像线路图上一个醒目的坐标,赋予了清水特殊的海拔和印记。

难以想象,公元1061年这片圩田交错的土地上,一万四千民夫如雷似鼓的打夯声、号子声该怎样惊天动地、响彻云霄,这片不眠的土地浸润过多少汗滴与雨水,它绵延近三十公里的堤长,像宽阔有力的臂膀,环佑着九十多平方公里的广阔田地。在它的怀抱里,麦子一年年地青了又黄,水稻一茬茬地种了又割,一代又一代子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清水,在春风里茂盛地蓬勃生长。

在万春中学,沈括的雕像长衫迎风,面容清癯,在他身后,明亮高耸的教学楼前,桃花和玉兰开得正妍。他额上的几道皱纹像清水河细细的水波,他神情忧郁,目光悠远,像在凝望长堤外浩荡的土地和春光。他身前的赭色碑廊上,一字一字刻下了万春圩的修筑历史,像一份功劳簿,摊开在他的眼前。他和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在近千年之后留下清音遗响,以“万春”命名的学校、社区、道路在默默承继着这份荣光。

长堤是一定要去的。宽阔笃厚的圩堤还是当年的形状,在视线里向远处蜿蜒,像要拥抱所有在春天里动情萌芽的土地。茂密的春草给长堤披上了盛装,蒲公英花如灿黄的星星开满了草坡,在长堤的绿色裙裾上缀满了细碎花朵。阳光和煦,清风徐来,赖在堤埂草坡上不愿起身,晒三月的艳阳,吹三月的柳风,亲吻一朵野花,捞起一段千年历史,想一想当年的壮阔场景和那个叫沈括的人……

清水有沈括,有冠绝江南的千年古圩,才有清水抚今追昔的文化。在万春圩历史馆,成排摆放的科技展示台纪念着另一重身份的沈括,作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在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医药生物等各科领域均有建树,他对清水万春圩的贡献,来自于他早年仕宦生涯中,积累的兴修水利的成功经验。

清水已不再是曾经想象中的清水,确切地说,它是一条河,更是一段沉敛厚重的历史。在清水,处处能感受到历史的回音,它们从重修万春圩的夯声里响起,从沈括著《万春圩图记》的年代开始启程,一直缭绕到今天,如飞花散入田园街衢,成为美好清水不绝的清音。

张诗群

徐涧--

分享到:


  • 相关文章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翻译公司在线客服
QQ客服二
翻译公司在线客服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