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抗洪抢险一线显本色
芜湖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7月1日以来,我市连续遭受暴雨和特大暴雨的袭击,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后,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迅速行动起来,把抗洪抢险作为“两学一做”的主战场,以实际行动树立组工干部最讲党性、最重品行、最作表率的良好形象。
反应迅速 立即投身抗洪抢险
洪灾发生后,市委组织部在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在防汛抗洪救灾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按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灾中去。
市委组织部要求全市组工干部坚决贯彻市委的决策部署,带头抗洪抢险、带头维护稳定、带头疏导群众、带头捐款捐物。根据市防指要求,市委组织部迅速成立抗洪志愿服务队,第一批17名干部携带相关装备,赶赴三山、无为等灾区,与广大党员干部一道,在负责的堤段上冒雨开展巡查,仔细查看堤坝是否存在管涌、渗漏等情况,消除堤坝安全隐患。全体组工干部24小时待命,确保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组工干部的身影,哪里有需要就能第一时间上阵。在组织部门的领导和推动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抗洪抢险斗争中去。
领导示范 带头奔赴抢险一线
7月1日中午,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赶往防汛联系点无为县,与县委、县政府一道会商水情、雨情、灾情,共同研究做好防汛抢险工作的重要对策、预案。
随着长江水位持续上涨,外护圩防汛成为重点,5日上午,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先后到泥汊镇、高沟镇石板隆兴洲、刘渡镇无为大堤指挥所、牛埠镇青山连圩,检查防汛措施落实情况,要求镇村干部严防死守,做好出现极端情况的准备,把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负责人迅速到位,深入现场,实地查看水情,调集救援力量,统筹安排抢险,奋起抗灾自救。弋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勤,在联系的白马街道平山村、松元社区等灾情严峻的责任段,连续奋战三天三夜,力保防汛护堤不失。组工干部敢于担当,冲在前面,成为广大党员群众抗击洪灾的“主心骨”和“顶梁柱”,不仅稳定了群众情绪,也保障了抗洪抢险工作的有序开展。
抢当先锋 保护群众生命财产
在和洪魔较量的战斗中,这些平时精于组织工作、长于案头工作的干部们毫不怯懦,奔忙在抗洪抢险一线。
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第一时间来到灾情严重的红庙镇,同镇主要领导一起查看灾情、研究抢险方案、指导抢险救灾、看望受灾群众和工作人员,及时组织有序疏散群众、转移人民群众财产。鸠江区委组织部机关干部王春,作为预备党员的他主动请缨,到抗洪任务最艰巨的天然洲、黑沙洲负责转移群众。这些日子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没有洗过热水澡,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饭。王春与同志们一道转移群众600余人,他用行动诠释了组工干部的过硬作风,群众亲切地称呼他“春哥”。三山区委组织部机关干部李铎,在接到外婆去世的悲痛消息时,毅然选择奋战在抗洪一线,饿了就在雨中扒上几口冷饭,转身扛起沙包就往圩埂上走,在持续的抗洪抢险中,他多次感觉身体不适,额头发烫,仍一声不吭,咬牙坚持,和其他应急队员一起在现场奋战3天2夜,筑起长达数百米的防汛子堤。
严肃纪律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灾情发生以来,市委组织部把做好抗洪抢险工作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作为今后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及时建立领导干部24小时带班制、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抗洪抢险现实表现“临时档案”,明确了把抗洪抢险一线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主战场”,积极做好抗洪抢险工作,切实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灾害损失,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市委组织部严格工作纪律,要求全市组工干部自觉服从全市工作大局,遵守纪律,全力以赴,努力打好抗洪抢险攻坚战。
市县组织部门抽调专门人员,会同纪检监察部门组成督查组,深入防汛重点地段,开展干部到岗到位督查,督促全市各级党员干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切实担负起岗位职责,确保完成抗洪抢险艰巨任务。 本报通讯员
徐涧---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